聽師生心聲,解急難愁盼。5月16日,鄭州大學第五期“校長面對面”主題沙龍在主校區舉行。校長李蓬院士與相關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創業校友代表及師生代表圍坐一堂,圍繞“創新賦能成長 創業引領未來”展開深度對話。校黨委副書記王利國,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東升,副校長劉春太,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海杰出席活動。
李蓬在主持中指出,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學校“讓每個學生更優秀”理念,著力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乃至引領社會進步優秀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鄭大必須扛起的使命責任、答好的“時代命題”。她希望與會代表暢所欲言,積極研討,發表真知灼見,真正找準制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瓶頸問題,提出優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好對策、好建議。
創業校友代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獲得者李劍,分享了團隊“十年磨一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經歷,強調選題必須扎根國家需求,要注重技術真實性與市場價值。教師代表從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學科交叉等角度提出建議,學生代表結合參賽經歷,反映物理空間不足、資金支持有限、文科生創業難等問題,并建議深化校企合作、優化成果轉化服務。
針對師生發言,相關校領導及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表示,學校將在通識必修課體系中增設創新創業基礎課,通過跨學科協作平臺推動文理工醫深度融合,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進一步做實成果轉化辦公室,規劃建設創新創業空間,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項目孵化,多部門協同、多措并舉解決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
李蓬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鄭州大學擁有學科門類齊全、高端平臺集聚、校友資源豐富等優勢,要以辦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2025)為契機,錨定“四梁八柱”,全面構建高質量雙創教育體系。一是堅持戰略導向,加強統籌規劃。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體制機制與組織架構,強化學校層面領導與管理;制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搭建“政策規劃、師資建設、課程建設、賽事管理、工程實踐、成果轉化”一體化工作體系。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夯實育人根基。將創新創業課程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專業化師資隊伍,搭建創新創業學院實體空間,建設功能豐富的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三是堅持系統導向,強化賽事支持。聚焦關鍵賽事,支持專項經費,開展有組織指導,推動在更多有含金量的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四是堅持生態導向,加速成果轉化。以大學科技園重塑為契機,整合資源壯大耐心資本,打造專業創投機構和經理人隊伍,構建“培育—路演—孵化—轉化”全鏈條孵化生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李蓬希望教師要做雙創教育的深耕者、學生要做知行合一的探索者、校友要做創新火種的傳遞者,讓創新創業精神在鄭州大學生生不息。
近3個小時的現場交流,師生之間互動頻頻,氣氛熱烈,并形成了改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共性問題建議清單和任務落實清單,為加快構建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學生代表會后感言:“學校領導老師關心關注學生們的創新創業問題,讓大家備受鼓舞,尤其是校長提到的‘要堅定不移支持創新創業教育’‘不要害怕創新創業失敗,失敗也是學分’,讓我們放下包袱、更加激起繼續探索的勇氣,賦予我們創新創業的‘最大底氣’。”(馬文亞 撰稿 張寧 攝影)

鄭州大學舉行第五期“校長面對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