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嵩陽大講堂”第十九講——肖瑞平教授報告會在主校區舉行。校長李蓬院士、學術副校長董子鋼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和平等相關專家學者及各機關職能部門、學院師生代表260余人參加活動。校黨委副書記王利國主持報告會。
李蓬為分子藥理學家、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未來技術學院院長肖瑞平頒發“嵩陽大講堂”主講嘉賓證書。
在題為《發自己的光,點別人的燈》的報告中,肖瑞平以幽默生動的語言開啟“轉化醫學之旅”。她以自身突破教科書經典理論的科研經歷為例,講述探索心臟中β2 腎上腺素受體(β2AR)與Gs和Gi信號通路“共舞”的故事,面對β1受體阻斷劑治療心衰的傳統理念,以“為何β2AR激活無正時作用卻有正力作用”的追問,提出β2AR激動劑與β1受體阻斷劑合用的創新治療理念,生動詮釋“好奇心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此鼓勵師生“保持好奇心,方能催生新知”。
“我的夢想是一輩子做成一個創新藥”。肖瑞平向師生介紹了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創新藥HMI-115的研發歷程。這份源于“希望天下的女性都能少一些疾病困擾”的樸素理想,驅動她全身心投入攻克“不死的癌癥”的艱巨事業,詮釋了“需求是驅動科學探索的核心動力”。報告中,她回顧了面試《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副主編的經歷,鼓勵師生“發自己的光,點別人的燈”,推動中國高水平科研成果走向國際,讓世界更關注中國疾病譜的解決方案。最后,她朗誦了泰戈爾的《用生命影響生命》,真摯的情感引發全場熱烈掌聲。
在互動環節,面對“為何放棄NIH終身研究員職位毅然回國”的提問,肖瑞平坦言:“有家庭的因素,更有深沉的祖國情懷,渴望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攻克國家‘卡脖子’關鍵技術上”。她勉勵師生既要平衡生活與科研、腳踏實地,更要學以致用、致力于解決國家與人民面臨的現實問題。
報告會引起現場師生共鳴。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曉亮感慨:“肖教授‘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堅守,讓我更加堅定了科研信心?!钡谝慌R床醫學院本科生邱盟博則談到:“教授數十年如一日從興趣出發推動基礎研究轉化,以及在國際舞臺為祖國發聲的擔當,重塑了我的科研價值觀?!?/p>
本期“活動通過線上平臺及鄭州大學官方微信視頻號同步直播,瀏覽量1萬余人次,給廣大師生上了一場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科技創新“大思政課”。

李蓬為肖瑞平頒發“嵩陽大講堂”主講嘉賓證書

肖瑞平作報告

訪談與交流互動

王利國主持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