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龐新廠教授團隊在半導體量子點研究取得積極進展,相關成果以題為“Size Effect of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s Photocatalysts for PET-RAFT Polymerization”的論文發表在《Polymer Chemistry》期刊,并作為該期期刊的封面文章。
半導體量子點(QDs)具有穩定的光學性能和高效的電子轉移速率。基于該固有特性,其作為催化劑,被應用到光誘導電子或能量轉移驅動的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PET-RAFT)反應中,并逐漸受到廣泛的關注。而QDs的量子尺寸效應對光吸收和電子轉移具有顯著的影響。但是,該領域的早期研究中,缺乏對量子尺寸效應的討論。因此,研究者選取CdSe QDs作為催化劑,并制備不同尺寸的QDs,進行PET-RAFT聚合的動力學研究。實驗結果表明,隨著QDs尺寸的增加(圖 1 a),增長速率常數(kpapp)逐漸變大,聚合速率明顯增加(圖 1 d),實驗所得分子量與理論分子量更加接近(圖1c),即活化效率(I*=Mn,th/Mn,GPC)的值更接近1。因此尺寸較大的R QDs使得該可控自由基聚合體系更加理想。隨之,在催化劑為R QDs條件下,繼續探討了不同光照波長、溶劑極性等因素對PET-RAFT聚合的影響。
本項研究依托河南省活性聚合與功能納米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論文的第一作者為2016級博士研究生梁亞超,共同一作為2017級碩士研究生馬歡歡,通訊作者為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喬曉光博士和龐新廠教授。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1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河南省博士后研究計劃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9/D0PY00588F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09-21 10: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