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鄭州大學化學學院盧思宇副教授課題組在碳點雜化體系電解水產氫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Designed Controllable Nitrogen-Doped Carbon-Dots-Loaded MoP Nanoparticles for Boost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Medium”為題發表于國際頂尖期刊《Nano Energy》(IF:15.548)。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宋昊強為第一作者,盧思宇副教授和中科院理化所張鐵銳教授為通訊作者,鄭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該研究設計并合成了不同N摻雜含量的CDs負載MoP納米顆粒的雜化材料,在1.0 M KOH電解液中,達到10 mA cm?2的電流密度所需要的過電位為70 mV。N的摻雜改變了反應位點周圍的電子排布,促進了其中間產物的吸附。隨著N含量的增加,激活相鄰的碳原子形成本征缺陷。碳缺陷的引入增加了反應位點附近懸空鍵的數量,降低了位點的配位數,極大地促進了催化劑活性。該研究為雜原子摻雜、CDs負載過渡金屬磷化物納米顆粒的設計和制造開辟了廣闊的研究領域,為各種電催化復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課題組在碳點研究領域上的又一突破。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鄭州大學青年專項基金的支持。
?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730
?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08-06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