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給科技工作者的回信精神,積極響應學校“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助力科技抗‘疫’、科技扶貧”的號召,加快推進幫扶項目落地見效。在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屈凌波的具體指導下,農學院組織專家團隊于近日赴定點扶貧村泌陽縣閆洼村認真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農學院專家團隊與泌陽縣縣委書記等相關領導、鄭州大學駐村干部圍繞產業結構優化、鄉村振興和科技扶貧等方面工作進行了深入會談,明確了閆洼村未來開展科技扶貧的工作重點。經深入調研,結合當地自然條件,農學院在閆洼村選定了首批紅薯優良品種試驗基地,擬種植高產、質優、抗害能力強、一年兩熟、商品率高的某新型紅薯品種。據悉,該品種紅薯每畝每年產量高達1500公斤左右,遠高于同類其他品種的產量,該技術一經推廣,將大大促進農民土地的增產增收,有力推動當地扶貧產業發展,為促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兩年來,農學院充分抓住鄭州大學與中棉所合作共建的歷史機遇,利用人才技術優勢,依托鄭州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資源平臺,多次赴我校結對幫扶縣盧氏縣和定點扶貧村閆洼村開展幫扶工作,在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及配套栽培技術等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持,在智力幫扶、科技幫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20-08-06 11: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