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的路口》《光明》《星辰大海》《追光者》《年少有為》《不說再見》《明天會更好》......6月20日,迎著初升的朝陽,同學們用一首首動聽的音樂接力拉開了鄭州大學2023屆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典禮的帷幕。
花開鄭大,年華正當時,1.8余萬名畢業生不負韶華順利完成學業,他們即將惜別母校、告別同窗,懷揣青春熱血,開啟人生新征程。
這是一次學習成果匯報,更是一場育人成果檢閱
“我深知,是鄭大的開放包容讓我們的青春煥發出絢麗光彩。唯有讓青春與祖國同行,夢想乘奮斗起航,才能書寫不負時代、不負黨和人民的青春答卷。”這是本科生代表、商學院梁湘的發言。綜合素質測評專業排名第一,四年來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河南省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
芳妍香明媚,原是厚壤培。近年來,鄭州大學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著力打造一流教育體系,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總體設計,構建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體系,推進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鄭州大學化學學院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化學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注重教學與科研并舉,基礎與應用融合,并通過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的教學為學生打開國際視野,最終打造出深造率高達94%,產出SCI論文九篇的化學拔尖班。新聞與傳播學院與新華社簽約共建穆青研究中心,與河南省委宣傳部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組建穆青新聞實驗班,將“重走穆青路”融入教學活動,在深入基層采風中實踐特色理論,以“勿忘人民”為精神核心,為社會輸送了一批批具有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全媒化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
對于研究生培養,鄭州大學通過基于信息化的研究生課程與教學改革、招生選拔機制改革、構建科學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評價體系、完善研究生導師考核評價體系等多種方式完善培養機制,積極推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與各行各業累計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600余家,讓知識不僅浮于空中高塔,而是在實際中落地生根。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CS Nano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9篇,論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160,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并獲得全國光學與光學工程博士學術聯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這是研究生代表、物理學院博士生馬壯壯碩博6年交出的成績單,“畢業后,我還會繼續從事科研工作,追著光、成為光、散發光,做一名矢志不移的追光者,讓世界看到更多鄭大身影。”
電氣與工程學院碩士生庫雅楠、薛海輝、王亞菲團隊獲得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技術類競賽一等獎;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本科生趙舶凱在機器人世界杯中摘得中國賽一等獎……又一批鄭大學子用勤奮與汗水書寫了屬于他們的人生華章,10年間,走出鄭大的不僅有12萬名優秀的本科畢業生,還有河南1/3的碩士和1/2的博士。
這是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業,更是人生新賽道的開啟
“我畢業后先去海南工作。”就業意味著人生新賽道的開啟,建筑學院2018級本科生黨燦對未來充滿信心。她的父親也一大早就來到畢業典禮現場觀看畢業典禮,典禮結束父女合影留念,惜別學校。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檢驗學校人才培養成效的標尺。近年來,鄭州大學以“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以“服務國家戰略、對接社會需求、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為理念,以切實舉措為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5月23日,鄭州大學召開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校黨委書記別榮海強調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一號工程”,打好“提增量、化變量、減存量”三張牌,做到“一人一策”,用心、用情、用愛做好就業工作。
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持續深入推進“訪企拓崗”,促成2023屆畢業生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客車有限公司、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河南省分公司等眾多知名企業的簽約錄用。截至目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客車有限公司已簽約2023屆畢業生700多人。
“鄭州大學就業創業服務網”上,招聘信息滾動不停,就業日歷、最新招聘、就業指導……還通過“就業微推送”精準推送就業信息。除了舉辦大型的綜合類雙選會外,學校為提高線下校園雙選會的精準性,還舉辦了材料化工類、機械制造類、醫學類等10場線下行業類雙選會。針對未就業畢業生,堅持“離校不離心、服務不斷線”暖心行動,積極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線上雙選會”,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為學生就業提供平臺渠道。
創業與就業并行,鄭州大學出臺了《鄭州大學創新創業引領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措施辦法,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了全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近三年,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年均立項約1000項,并配備1-2名兼職創新創業導師負責指導項目實施,年均參與學生人數達4500人以上。
4月9日,全國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鄭州大學2020級物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石九龍獲此殊榮,實現了河南省大學生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他研發的"施必克"智感知防水系統,在建筑防水領域給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了防水工程品質,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早在2021年,石九龍創建公司通過項目路演成為了鄭州大學科技園的在孵企業。提及創業歷程,石九龍很感激母校:“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學校給予了我很大支持。”截止目前,石九龍已累計授權專利100余項。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7月1日,鄭州大學舉行了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內蒙古分隊、西藏分隊和廣西分隊三支教22名隊員整裝待發,大家一致表示將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全身心投入支教事業,在西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不斷砥礪自我、增長才干,為服務地的建設發展貢獻鄭大人的青春力量。
這是一場莊嚴盛大的畢業典禮,更是一堂潤澤心靈思政大課
同上一堂思想政治教育大課、為母校留下一部好作品、選樹一批青年典型榜樣,這是鄭州大學開展的畢業生“三個一”主題教育活動。激揚青春夢想,奮斗書寫華章,“三個一”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廣大畢業生積極參與,在思想政治教育大課中,錨定精神坐標,堅定未來前行方向;在為母校留下一部好作品活動中,積極創作創造,鐫刻鄭大美好記憶;在選樹一批青年典型榜樣活動中,傳承成長經驗,激揚青春奮斗姿態。主題教育活動已經連續舉辦的19屆,曾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高校首屆“大美學工”十佳學生工作品牌、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
殷殷囑托,寄語未來。畢業典禮上,鄭州大學藥學院史進進教授語重心長,“愿你們遵循內心做麥田守望者,在‘田間地頭’深耕細作,仰望‘星辰大海’追求夢想!”。校友代表、廣州大學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張季超則勉勵大家“愿你們能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做求是擔當的鄭大人,在砥礪前行中成為國之棟梁,用你們卓越的表現,為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今天的畢業生同學,為鄭州大學的未來增添了新的璀璨,學校的榮光等待你們續寫。”校長李蓬向同學們道別并寄語囑托“要心懷家國,志存高遠;要敢于想象,永不設限;要融通合作,暢意進取。”她與畢業生定下一個美好之約——5年之后,鄭州大學辦學100周年之際,歡迎大家以校友的身份重回母校,帶上人生旅途中新的精彩歡聚一堂!
“畢業季”讓人銘記的是相擁言歡的慶禮、手捧鮮花的笑臉、言笑晏晏的同窗意,更是諄諄教誨的師生情。伴隨著《鄭州大學校歌》《歌唱祖國》歌聲,畢業典禮圓滿落幕,“路漫漫兮探索無疆,目巡八方求是擔當……”“求是擔當”作為校訓,刻在每個鄭大人的心間,熔鑄在鄭大人的言行舉止之上;“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勉勵畢業生厚植家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將奮斗的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作出無愧于母校、無愧于社會、無愧于祖國、無愧于生命的業績!(李艷麗 蘇雨 常笑 撰稿 魏洪波 攝影)

鄭州大學召開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

畢業典禮現場

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現場

校內招聘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