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琪 趙煒 楊明
2023年,鄭州大學3位教授同時當選兩院院士,這在學校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標志著鄭州大學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又獲新的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2023年鄭州大學還有14人入選國家各類人才稱號。
人才是立校之基、發展之要、競爭之本、創新之源。近年來,鄭州大學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黨管人才,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構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不僅成果越來越豐碩,更為學校加快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久久為功
奮力夯實人才底座發展之基
對于鄭州大學來說,2023年是一個特別值得銘記的年份。這一年,學校人事人才工作大豐收。
11月22日、23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揭曉,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常俊標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術副校長、學科特聘教授趙中偉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科講席教授、國際期刊EEM創刊聯合主編拉維·席爾瓦(S.Ravi Pradip Silva)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長期以來,他們堅持“四個面向”,潛心科研、追求卓越,著眼前瞻性基礎研究、前沿性探索創新、原創性科技攻關,取得了豐碩科研成果,是教書育人的“大先生”、科研創新的“探路者”。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常俊標院士帶領團隊,歷經幾十年研發出一類新藥阿茲夫定,一舉打破國外對抗新冠小分子藥物市場的壟斷,為國家“科技抗疫”作出了突出貢獻;趙中偉院士為我國鹽湖鹵水鋰的綠色高效運用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為我國鎢鉬冶煉技術水平引領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拉維·席爾瓦院士作為材料領域的頂級科學家,為鄭州大學2018年創刊的EEM雜志作出突出貢獻,極大提升了學校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正如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所言,3位教授當選院士,既是個人的驕傲和榮光,也是學校的驕傲和榮光,體現了學校師資隊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標志性成果。3位院士出自化學、材料兩個一流建設學科,也體現了學校學科布局與建設的成效,提振了一流大學建設的士氣和信心,對學校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才是學校實現一流大學建設目標的關鍵支撐和根本保證。鄭州大學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高層次人才引育取得歷史性突破。長期以來,鄭州大學有個突出問題就是缺乏領軍人物,尤其缺乏自身培育的高端人才。2018年至2022年這5年,學校一共培育了15名高層次人才(杰青1人、長江學者特聘1人、青年長江6人、優青7人)。2023年,學校除了3位新當選院士,還有14人入選國家各類人才稱號,而且大部分都是校內培養的。這個積極的信號,說明學校的人才底座更加厚實,梯次結構更加合理,已進入“引育并舉,以育為主”的新階段。
青年人才成長令人欣喜。2023年,鄭州大學有7人入選“博新計劃”;42人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居全國第三;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4批面上項目數量再創新高,居全國第7位;參加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獲2項金獎。學校的博士、博士后群體非?;钴S,很有創新活力,體現出非常好的成長性。
有大師引領,團隊就會成長很快;有后備人才,學校就有發展后勁。校長李蓬院士擔任主任的天健先進生物醫學實驗室揭牌成立;鄭州大學建成國內首個高校地圖博物館;學校成為我省唯一入選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實施的考古學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的高校,“中華源”考古實驗室列為首批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何季麟院士榮獲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新聞與傳播學院張淑華教授主持的項目榮獲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水利與交通學院張鵬教授牽頭完成的項目榮獲2022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物理學院萬陽教授榮獲亞太等離子體物理青年科學家獎……延攬更多高層次人才,“引才育才”雙管齊下,鄭州大學正在全力打造我省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創新成果重要集聚地。
培厚土壤
聚力打造人才向往科創高地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為什么鄭州大學今年高層次人才出現井噴式增長?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推動我省形成了尊重人才、珍惜人才、關愛人才的“大氣候”;二是得益于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創優人才生態形成了近悅遠來的人才“小氣候”。
以前所未有的積極主動引育人才、以前所未有的創業環境造就人才、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創新激勵人才,河南對人才的渴求和誠意,我們清晰可感。
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實施方案》等實打實的好政策,通過一大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的舉措,用熱忱滿懷的誠意和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為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技創新保駕護航。特別是實施“1+20”一攬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實施頂尖人才突破行動、領軍人才集聚行動等人才強省“八大行動”,精準引進全球頂尖級人才;聚焦住房、落戶、子女教育等“瑣事”,為高層次人才來豫發展解除后顧之憂……中原熱土,正在成為一個近悅遠來的地方。
深化人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優化人才成長使用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鄭州大學識才、愛才、敬才的用心用情,我們清晰可感。
完善支持政策。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落實人才引進自主權、崗位設置和聘用自主權、職稱評審自主權、年度績效分配自主權,落實分類考核評價,推動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政策制度體系。
健全引育體系。堅持“平臺設施因人才而設,人才因平臺設施而聚”的理念,聚焦一流建設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沖A學科,圍繞重點科研平臺,有組織凝聚培育人才,不斷健全以發展為導向的引才育才體系,進一步提高學校人才引育的精準度與適配性。
強化自主培養。大力培育青年人才,壯大青年人才隊伍,給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支持和幫助,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人事人才的改革永遠在路上。目前,鄭州大學正以問題為導向,以院辦校改革為契機,堅持試點先行,推進人事人才工作體系性重塑,努力把“感情育人、事業育人、待遇育人、制度育人”升華為“生態環境育人”。
構建立體式人才體系。堅持“引育并舉、以育為本”,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立體培育體系,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職稱晉升方面,著力破“五唯”,實施代表作評價和第三方評價,分學科、分崗位進行差異化評價,并進一步下放職稱評審自主權;崗位管理方面,優化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并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在崗位管理上“量身定制”,不受以往身份、資歷和崗位等級限制,業績特別突出的可破格晉升;崗位聘用方面,設置長聘教職崗位,做好長聘崗位與學科特聘教授崗位、“求是”計劃崗位以及原有師資發展軌道的融合銜接,進入長聘后,還有長聘副教授、長聘教授、學科特聘教授等崗位,構建人才成長全生命周期的崗位梯度。
優化績效考核管理。實行“校院兩級”績效考核模式,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實現“一院一策”,并科學設置績效標準,使分配結果與崗位業績強相關,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精氣神。
努力打造更加科學、更有溫度、更加穩定的現代大學人事制度體系,鄭州大學正在讓各類人才安心科研、舒心生活、專心發展。
再接再厲
全力下好人才強校這盤大棋
“我將和團隊成員一起,繼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為國家和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為學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棟梁之材?!背?嗽菏空f。
“我們將繼續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打造科研成果產業化、工程化的創新鏈條,為河南關鍵金屬冶金等相關行業提質增效貢獻力量,同時精準定位學科藍海,積極建立鄭州大學關鍵金屬冶金學科新方向,形成關鍵金屬提取與材料高純制備一體化的學科新體系?!壁w中偉院士說。
“我喜歡中國、喜歡河南,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我會非常珍惜,未來繼續為中國發展、河南發展多作貢獻。”拉維·席爾瓦院士說。
在3位院士心里,當選院士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又一次激發了他們繼續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決心。
對以院士為代表的優秀科學家,鄭州大學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持續發揮關鍵引領作用?!耙蘸谩畤笳摺≈摺?,把國家所需、河南所需與鄭大所能緊密結合起來,聚焦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努力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作出更大成就;要推動一流建設高原上起高峰,聚焦學校學科、科研、人才工作核心任務,當好‘領軍’‘智囊’,助推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實現突破;要培養一流人才成梯隊,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助力學校延攬更多青年人才,帶動全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在12月1日舉行的鄭州大學2023年當選院士師生座談會上,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說。
優秀青年人才在學校的人才梯次中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群體,既要爭取更多成果、沖擊更高榮譽,還要承擔科研組織、以才育才任務,地位特殊、任務特殊、作用特殊。
“希望大家找準學術方向,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學術興趣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從國家戰略、學?!p一流’建設的高度開展科研活動,在大格局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在12月14日舉行的鄭州大學優秀青年人才代表座談會上,鄭州大學校長李蓬院士表示,“希望大家保持學術定力,思考大問題,做一流的學術,開展前沿攻關,學校層面已經對‘雙一流’項目管理進行了體系性重塑,不僅增強了‘雙一流’建設的前瞻性、系統性和支持的穩定性,還加強了激勵力度,大家要筑牢學術根基,厚積薄發;希望大家加強學科交叉,學校已面向8個優勢學科,布局建設了8個學科建設創新中心,匯聚全校力量打造學科高峰,產出更多高質量原創成果?!?/p>
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上,鄭州大學首次提出“221戰略”:做到“2個堅持”,即堅持辦學思路與堅持學科引領;迎戰“2個關口”,即“雙一流”第二周期驗收與第六輪學科評估;緊抓“1個路徑”,即全校上下一盤棋,實現高峰突破。這是基于學?!叭阶摺卑l展總體戰略布局,以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對學校未來兩年半工作進行的細化部署。
而高層次人才隊伍是一流大學建設的決定性力量。即將跨入新的一年,鄭州大學將持續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圓強校之夢,助河南發展,推動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努力答好“現代化河南建設,鄭大何為”的時代命題!
媒體鏈接:http://dzb.henandaily.cn/2023-12/22/content_99202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