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頭版報道: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駛入智慧醫療“快車道”
健康報 2022年9月21日 第1版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駛入智慧醫療“快車道”
馬珂
今年5月,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智慧互聯網醫院在河南省率先推出線上醫保電子憑證結算服務。患者到醫院看病不必攜帶醫保卡,只需一部手機和醫保電子憑證就可以完成快速建檔、預約掛號、診間結算、就醫結算、藥房取藥、報告查詢等。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迅猛發展,相關政策、文件密集出臺,旨在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
作為一家百年老院,鄭大五附院如何在新時代找準優勢,打造新的業務品牌,成為醫院領導班子思考的問題。2015年,醫院領導班子通過深入調研,積極借鑒各地優秀經驗和做法,確立了“集聚專家、輻射資源、帶動發展”的工作愿景和“以互聯網醫療為抓手,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目標。
為醫療資源“旱地”帶來“及時雨”
在院長鄭鵬遠的主持下,醫院成立信息與遠程醫療科,成為河南省內較早成立遠程醫療部門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安排專業人員負責技術保障,全力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并于2015年11月成立“鄭大五附院網絡門診”。醫院還與鄭州大學互聯網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深度合作,積極推進遠程醫療惠民工程,在39個縣和203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布點,為開展遠程診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經過近7年的深耕細作,“鄭大五附院網絡門診”以鄭大五附院優質醫療資源為依托,不斷擴充互聯網門診、遠程心電、遠程會診、互聯網醫院、醫康養信息平臺五大系統,全方位保護群眾生命健康。
“只需要一臺聯網電腦、一套掃描系統、一個傳輸軟件,就能跨越萬水千山,為醫療資源‘旱地’帶來‘及時雨’。”鄭大五附院遠程醫療惠民工程獲得高度評價和認可。
形成醫、護、藥、保全流程閉環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2019年,鄭大五附院在已有遠程診療平臺基礎上建設醫康養信息平臺,并形成“1﹢12﹢N”互聯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12﹢N”模式即以醫院本部資源與互聯網技術為1個核心,利用12個直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開展線上咨詢服務,以及簽約、巡診、上門、居家照料、居家護理服務等醫、康、護、養一體化的線下服務,同時,橫向延伸,開展多元合作、業務托管等N種形式的輻射下沉服務。
得益于醫院在“互聯網﹢醫療”方面所做的大量有益實踐,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鄭大五附院智慧互聯網醫院于2020年10月9日獲批,鄭大五附院由此成為河南省第二家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的醫療機構。目前,該院已全線開通69個專業科室,390名專家在線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患者關注鄭大五附院智慧互聯網醫院微信公眾號,即可享受線上診前咨詢、分時段預約掛號、核酸檢測預約、診間繳費及檢查檢驗報告查詢等服務,常見病及慢性病復診患者可在線完成就診、費用支付等。截至目前,鄭大五附院智慧互聯網醫院微信公眾號注冊用戶有24萬多人。
同時,作為鄭州市首批“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院,該院促進醫療資源下沉,精準對接百姓健康服務需求。通過開展“互聯網﹢居家護理服務”,為基層送技術、送服務、送規范、送標準,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今年,河南省醫療保障局確定鄭大五附院等6家醫院作為試點醫院,開展醫保電子憑證移動支付應用建設工作。該院領導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從人員、硬件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同時詳細梳理院內業務現狀,基于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實現省、市職工醫保在線支付及查詢、窗口支付、診間支付、自助設備支付及查詢、藥房展碼取藥的建設目標。
5月21日,鄭大五附院智慧互聯網醫院支付寶小程序上線,支持省、市職工醫保線上支付。為提高患者對線上醫保電子憑證結算的知曉度,該院在門診大廳及各分診臺、各診室設展板,并安排志愿者協助有需求的患者體驗醫保移動支付服務。同時,該院在門診安裝電子醫保掃碼盒,患者在診室看完病即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掃碼支付;取藥時,也可以實現掃碼取藥。自線上醫保電子憑證結算服務開通以來,線上醫保建卡、掛號服務有12225人次,通過醫保電子憑證直接結算達7830人次。
鄭大五附院智慧互聯網醫院以患者為中心,持續踐行“惠民、利民、便民”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新的服務項目,已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醫、護、藥、保全流程閉環”的互聯網醫療優質服務創新品牌,助推該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醫院高質量發展。
媒體鏈接:faxing.jkb.com.cn/home/index/detail.html?goods=1&item=851131&page=1388956149&id=4519368&name=jkb
豫見鄭大app
